9月24-26日,第四屆鈉離子電池產業鏈與標準發展論壇在山東威海盛大舉行。本屆論壇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、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聯合主辦,匯聚了國家工信部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、山東省工信廳、中國科學院、中國船級社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、武漢大學、哈工大、寧德時代、中科海納、鵬輝能源、海辰儲能、德賽電池、弗迪電池、傳藝納電、華納芯能、漢行科技、雅迪、大唐集團、天能納電等政府部門、科研機構及產業鏈頭部企業的500余名代表,圍繞全新的鈉電池產業發展的標準制定、技術攻堅與市場應用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探討。論壇特設政策研討、主旨報告、權威測評、標準宣貫與討論、產業鏈/應用端分論壇等環節,并同步開展工信部鋰離子電池及類似產品標準工作組2025年年會。芯??萍迹ü善贝a:688595)副總裁萬巍受主辦方邀請出席論壇并在“鈉離子電池應用分論壇”上,發表了《信號鏈技術助力鈉電池產業規?;l展》主題報告,針對鈉電池特性帶來的BMS技術新挑戰,分享芯??萍嫉膭撔陆鉀Q方案。論壇指出,隨著鋰資源短缺問題日漸凸顯,鈉離子電池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。
當前,我國鋰資源進口依存度高,供應鏈風險與成本壓力倒逼產業尋求替代方案。鈉資源儲量豐富、成本更具優勢,加之其固有的高安全、寬溫域工作、高倍率性能等特點,使其在儲能、兩輪車、A00級電動車等場景的應用前景廣闊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、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在論壇主旨報告中指出,鈉離子電池應揚長避短,充分發揮其功率高、低溫性能好、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優勢,瞄準混合動力汽車、UPS、調頻儲能、鉛酸替代等應用場景,實現差異化競爭。
萬巍在報告中指出:鈉離子電池的發展中機遇與挑戰并存。相較于鋰電池,鈉電在電壓平臺、一致性、熱失控特性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,對BMS提出更苛刻要求。“不同技術路線(如層狀氧化物、聚陰離子、普魯士藍)的工作電壓范圍不一,且其一致性、極化內阻對溫度更為敏感,這要求BMS必須具備更寬的電壓采樣范圍(0.8-5.5V)、更高的監測精度(±0.5℃全溫區溫度采樣)、更智能的動態算法(如AI融合SOC估算、動態欠壓保護)?!比f巍強調,傳統鋰電BMS難以直接復用,鈉電BMS的定制開發勢在必行。
面對鈉電池的新需求、新挑戰,芯??萍家劳凶陨碓凇癆DC+MCU”雙技術平臺的技術沉淀,構建覆蓋電池管理全場景的技術矩陣。公司BMS系列產品集成信號采集、處理、模數轉換、狀態檢測等核心功能,支持多節串聯、高安全加密及低功耗設計,累計出貨量快速突破億量級,且保持高速增長態勢。
其一,高速高精度ADC技術。基于混合架構Sigma-Delta ADC,測量誤差小于千分之五,顯著提升電池容量利用率。其二,低溫漂基準技術。通過斬波、動態元件匹配和高階曲率補償,保障高低溫環境下的電量精準監測。其三,安全加密算法。采用代數與幾何函數域理論優化攻擊抵御和計算效率,支持GM國密二級、CC EAL4+認證,實現數據全鏈路加密與防篡改。
此外,芯海在阻抗譜(EIS)技術上的創新應用,可實現電池內部溫度測量(誤差≤0.6℃)和極化內阻檢測,為鈉電安全管理提供熱失控預警、壽命預測等關鍵支撐,顯著提升系統可靠性。當前,鈉電產業尚處發展初期,任何單一環節的突破,都不足以支撐全局勝利,需要全產業鏈的協同突破。
未來幾年,將會是鈉電產業化的關鍵窗口期,并有望在新能源汽車、儲能等細分領域率先商用。萬巍呼吁:“鈉電池產業化發展,需要電芯廠、PACK廠、系統集成商和芯片廠共同聯合,定義量身打造的電池管理芯片,通過技術攻關與標準共建實現產業鏈閉環”。
芯??萍紝⒊掷m深耕高精度信號鏈技術,通過技術創新與生態共建,為鈉電池規?;瘧玫於▓詫嵒A,攜手推動中國新能源產業實現跨越發展。